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信息技术
一、考试性质
招聘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考试属选拔考试编写术大纲的主要目的是为招聘合格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服务,为备考学生和教师命题提供规范的依据。《大纲》既可为招聘特岗教师作参考,也可为各类学校招聘合格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作指导。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知识要求:熟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内容,能结合教学对象把大学有关计算机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多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web技术与网页设计、计算机数据库应用等)与对应学段的教学要求融会贯通。
能力要求:能针对小字七个教学模块的要求,熟练运用相关软件,特别是能依据任务目标收集、分析、处理和表达相关信息的规划、设计及上机实践能力。
实践应用要求:能针对教学需要,对活动任务进行设计、规划和上机实践及评价。
教学能力要求:能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不同学生特点,开展相应教学活功,没计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实施课堂教学和开展上机实践等活动。
教学评价要求:能根据不同教学模式,设计、实施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
三、考试时间、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答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结构:满分120分,其中专业基础知识部分100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20分。
考试题型:试卷分为选排题、填空题、简答题朴论述题四种题型。选择题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是对考试要求的内容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考查;简答题和论述题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进行全面的考查。
四、考查内容
(一)信息技术基础
1.了解信息及其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3.了解计算机巾信息的表示方式,掌握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掌握信息存储单位及换算方法;
4.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构成从其主要特点;
5.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能指出商业软件、共享软件、开源软件和自由软件的差异。
6.热练使用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进行维护.与管理。熟悉文件管理的功能和思想方法,能依据分类管理思想建立合理的文件目录结构;
7.比较计算机和移动终端中不同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Android )的界面、功能、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_卜的异同;
8.掌握网络道德和相关概念以及可借鉴的规范和网络道德的特点;
9.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及软件知识产权;
10.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做好计算机及个人信息和资料的安全防护、增强信息安全的手段和意识;
11.理解病毒、木马的危害及传播途径,学会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能更新杀毒软件并查杀病毒,能更新系统补丁,树立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
(二)文字处理
1.熟练利用多种文本编辑工具对文档进行简单的编辑。理解文本编辑的基本过程,比较不同文本加工软件在使用上的异同;
2掌捉文字的输入方法,切换汉字输入,全角半角的山换,常用中文标点符一号和英文标点符号的输入,特殊符号的输入;
3.掌握文字及段落格式的设置方法,文字属性的受置、文字的修饰;
4.掌握文字的编辑方法,如插入、删除、修改、复制移动操作,会使用查找替换等工具对文件内容进行数据统计或批量修订等;
5掌握在文档中插人图像文件、剪贴画、自选图形、艺术字、文本框的方法,并进行大小调整和格式设置;
6.掌握在文档中插入表格的方法,熟练进行表格的编辑和表格的修饰;
7掌握文档的页面设置和打印输出。
(三)数据处理
1.理解利用表格编辑软件进行信息加工的意义和价值;
2.能使用一种电子表格软件创建表格、设置表格的基本格式;
3.掌握表格处理工具的公式、函数、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功能处理数据;
4.熟练使用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图表来表达数据信息;
5.运用表格处理工具的基本功能有效加工信息,能分析表格数据及图表所蕴含的信息。揭示事物间的关系、特征和变化规律。
(四)网络技术及应用
1.了解网络的分类、组成和功能,理解网络拓扑结构图:
2.了解IP地址、域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了解OSI分层结构思想和TCP/IP协议基本概念及功能;
4.了解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法及常见的因特网服务,体会因特网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5.了解网络技术应用发展的动向,如移动计算、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
6.了解网络信息检索的常用方法;会使用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检索信息;会保存网页,下载文字和图片等信息。熟练使用搜素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提高搜索效率;
7.掌握常用信息下载和保存的方法,通过选择恰当的下载方法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8.熟练使用}习特网信息交流技术,比较各种信息交流方式的异同;
9.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能在信密、表达与交流中合法利用网络资源,能通过归纳演绎、总结和评估各种信息形成新的观点:
(五)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2.犷解常见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类型及文件格式;
3.了解常见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加工方法,能使用常见工具软件进行多媒体信息的采集,运用恰当的处理工具简单加工多媒体信息;
4.能使用图片加一F软件工具粉中的主要工具,能借助选区、图层和滤镜等功能加工图片,表达创意;
5.能通过编辑图层和关键帧制作逐帧动画 ,运功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表达创息,会制作引导线动画和遮罩动画;
6.围绕某个主题,使用演示文稿等媒体集成工具,综合运用多种媒体信息,设讨制作发表或发布多媒体作品,能够根据任务的要求评价多媒体作品的表达效果;
7.通过实践比较图像加工软件、动画制作软件、视频编辑软件、多媒体集成软件中有关层的概念,理解其技术思想。
8.通过体验不同的多媒体集成软什,比较不同集成软件的异同。
(六)程序设计基础
1.借助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 Visual Basic) ,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过程、方法;
2.能从简单生活问题出发,设计算法并编程实现,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感悟算法的价值。理解算法的概念与作用,以及算法与程序的关系,能使用流程图表达算法;
3.熟悉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Visual Basic)的编程环境,理解控件、对象、属性等基本概念;
4.了解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据分类,理解数值型数据和字符型数据在程序中的作用;
5.掌握常用算数运算符,关系运算符和常用的数值型标准函数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写出数学表达式;
6.掌握顺序结构语句、分支结构语句、循环结构语句的功能和用法,能够根据需求,编写由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形成的混合结构程序,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7.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掌握程序的编辑、编译、运行的方法,能分析程序的功能和调试程序。
(七)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理论;
2.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及分类;
3理解学习者起点分析的意义;
4.掌握分析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方法;
5.掌握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6.掌握教学策略选择和设计以及学习环境的创建;
7.堂棍教学模体的设计以及如何运用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掌握学习资源和工具的选择、设计与开发;
9.理解教学评价的含义、内容和类型,掌握教学评价设计;
10.能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完成教学方案的设计。
五、参考书目
1.祝智庭、李文昊主编:《新编信息技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艺主编:《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
3.吕品编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
云南特岗教师招考内容(小学信息技术)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括号内。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
A.规模 B.功能 C.性能 D.构成元件
2.在OSI参考模型中, 最接近传输介质
A. 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3.是指 CPU中每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即计算机一次能同时接纳和处理据的位数
A. 字长 B.主抢 C.字节 D.时种频率
4.时至今日。计算机仍采用“存储程序” 原理,原理的提出者是
A. 莫尔 B 比尔·盖茨 C.冯·诺依曼 D.科得(E.F.Codd)
5.用语言、文字、符号、图像、声音,视频等方式表达的内容统称为
A.信息技术 B.信息社会 C.信息 D.信息处理
6. 计算机中,存储一个汉字的内妈所需的字节数是
A.1个 B.8个 C.2个 D.4个
7.在 Word的真眉。爽脚中,不能设置
A. 字符的字形,字号 B、边框、底纹 C.对齐方式 D.分栏格式
8. 在Excel中,”&” 表示
A.算术运算符 B.文本运算符 C.引用运算符 D. 比较运算符
9. 在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
A. 实现算术运算 B. 存储各种信息
C.控制机器的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工作 D.保持各种控制状态,
10.假定单元恰3中保存的公式为“=B3+C3”,若把它复制到EA中,则E4中保存的公式为
A.-13+C3 B-C3+D3 C.-B4+Cl D.“C4+D4
11.若要使幻灯片按规定的时间,实现连续自动插放。应进行
A.设置放映方式 B. 打包操作 C. 播练计时 D. 幻灯片切换
12.在Flash中。要想制作淡入/淡出、放大/缩小以及左旋/右旋的效果,应使用的时间轴特效是
A.转换 B.变形 C.展开 D.模糊
13. 在Photoshop中,要变换选区,可以选择调出选区变换控制祇的命令是
A.“选择” “变换选区” 命令 B.“編辑” “变换图像”命令
C.“选择” “变换图像”命令 D.“编辑” l “变换选区”命令
14.在 PowerPoint 中,幻灯片的测览视图主要用下
A.对所有幻灯片进行整理编排或次序调整
B.对幻灯片的内容进行编辑修改及格式调整
C.对幻灯片的内容进行动画设计
D.观看幻灯片的播放效果
15.以下格式中,不属于视频文件格式的是
A.WMV 格式 B. MID 格式 C.MOV格式 D.MPG格式
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本大题共9小题,10个空,每个空2分,共20分)
16.十进制数“123”转换为八过制数是
17.OSI参考模型,在网络层中可以发现逻辑寻址,而在 层中可以发现物理寻址。
18. 在Exerl中,当前单元格的内容,会同时显示在该单元格和 中
19.Flash中的元件类型包括4种,即图形元件, 影片剪辑元件和
20.在电子邮件中,传输邮件的协议是
21.在因特网中,子网掩码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两部分。
22. 在 Visual Basic 中,函数 Sgn (7*3-35)
23.在 Visual Basic 中,函数 Int (24.98)
24.在 Windows,用户建立的文件默认具有的属性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5. 下图是用Excel制作的某小学三年级某班部分同学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的考试成绩统计表。请根据表格写出完成下列任务的操作步骤,
A | B | C | D | E | F | G | |
1 | 学号 | 姓名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总分 | 排名 |
2 | 120301 | 张红 | 92 | 89 | 94 | ||
3 | 120302 | 陈芳 | 67 | 99 | 92 | ||
4 | 120303 | 杜江宇 | 95 | 92 | 98 | ||
5 | 120304 | 符明 | 99 | 98 | 99 | ||
6 | 120305 | 李祥 | 65 | 94 | 99 | ||
7 | 120306 | 李北大 | 72 | 90 | 95 | ||
8 | 120307 | 李卿卿 | 78 | 95 | 94 | ||
9 | 120308 | 刘康 | 96 | 92 | 96 | ||
10 | 120309 | 刘鹏攀 | 94 | 86 | 96 | ||
11 | 120310 | 钟红 | 67 | 84 | 87 |
(1)请在F2单元格使用SUM函数计算张红同学的三科成绩总分
(2)使用自动填充功能,计算该表中其余9位同学的总分。
(3)在不排序的前提下,在G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计算张红同学的总分排名,
(4)请将这10名同学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中低于60分的成绩用浅红色底汉填充。
(5)在工作表中插入二维柱形图图示每位同学的总分情况。
26.随机产生1:千二位数,放入数组a,从中选出一个最大和最小的数打印出来。以下的
Visual Bisic程序实现了以上功能,请将程序补充完整。(每空2分,共10分)
Privait Sub Form_Click ()
Dim n As Integer, m As Integer. a To tu) As Integer
Cls
m=100: n= -100
For i-I To 10
a fil -lnt(Rnd·90) +10
Prini a (i);
Nexti
For i=I Tu
li a (i) >n Then
If a (i) <m Then
Next iPrint”最大数”;
Prini”最小数”;
End Sub
27.简述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标志。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8小题5分,第29小题15分,共20分)
28. 阐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前端分析。
29.为加强网络安全教育,请你针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这一教学内容,写出一个教学设计万案。要求;
(1)教学方法:应川案例进行教学,
(2)教学对象:初三学生。
(3)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以上内容由云师教育整理发布】